2017年,盘锦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加速,市县乡村四级管理平台网格化数字化互联互通、政务服务网全面构建形成,“智慧体系”“智慧政务”“智慧服务”全面运行,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,社会和谐有序、充满活力。
市民张勇决定留在盘锦创业,是因为那次“随手拍”。
2017年12月28日中午,他走出小区的大门,发现路边的一个“马葫芦盖”被车压裂,便用“智慧盘锦随手拍”拍下来。没想到,他吃完午饭回来时,“马葫芦盖”已经换成新的。
他说:“大数据时代,哪里拥有智慧,哪里就有美好的未来。”
2017年,盘锦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加速,市县乡村四级管理平台网格化数字化互联互通、政务服务网全面构建形成,“智慧体系”“智慧政务”“智慧服务”全面运行,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,社会和谐有序、充满活力。
盘锦,成功切换到“智慧模式”,跨进社会治理新时代。
“天上有云,地上有网,中间有平台”——“智慧体系”构建“智慧盘锦”新模式
1月19日,盘锦市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。巨大的屏幕,不断地显示网格员上传的照片、中心发给县区的指令、县区上报的处理结果。
这只是盘锦智慧城市应用的一个场景。
所谓智慧城市,是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,感测、分析、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,对经济社会需求做出智能响应,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。
“智慧城市,是继数字城市之后,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。”市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尤德宏说,“谁抢得这个先机,谁就能走到前列。”
2017年,市委市政府推出建设智慧城市的“一号工程”,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,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,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、社会治理精准化、公共服务高效化,一个“天上有云,地上有网,中间有平台”的智慧城市体系快速形成。
——“天上有云”。具有云存储和云计算能力的政务大数据中心投入使用,78台物理服务器、2000TB数据存储能力、4000核计算处理数量,汇集、承载着全市的政务应用系统,为全市各部门、企业、个人提供统一的云计算、云存储服务。
——“地上有网”。覆盖全市村、社区、街镇、县区、经济区和市直部门的万兆光纤网络开始使用,成为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和应用平台、基础架构支撑平台、安全管理平台,实现了政务网和服务网等“多网合一”“一网多能”。
“中间有平台”——建成了集大数据中心、网格管理中心、市民投诉中心、智慧城市运行监管中心为一体的城市管理综合平台,与6个县区、经济区、市直部门系统数据互联互通。
盘锦,进入“城市管理高效有序、为民服务全程全时、数据开放共融共享、社会经济和谐发展”的新形态,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域实现社会治理网格化数字化的城市。
“智慧办公,智慧保障,智慧分析”——“智慧政务”打造“城市保姆”新形象
“12小时拿到营业执照,这网上审批太暖心了。”中蓝科技集团的林雪说。
2017年1月19日晚,林雪听说盘锦高新区“网上注册服务大厅”上线,想起集团要注册一家新公司,便进入网站,填报了企业登记注册信息。第二天一早,她就得到通知,领取了营业执照。
“智慧政务”,使政府办公由“桌上”转到“网上”,办公方式由“人工批”变成“电脑批”,工作人员由“让我办”变成“我要办”。一个“智慧办公,智慧保障,智慧决策”的“城市保姆”正向我们走来。
“‘盘锦市政务服务网’开通后,315项行政许可的审批全部在网上运行。我们局采取‘外网受理、内网办理、全程公开、无偿代办、网端推送、快递送达’的模式,让‘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。’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监察科科长李坤告诉记者,从去年9月30日到年底,共完成全市服务事项线上申报、网上审批1696件。
目前,23个部门、44套系统“智慧办公”。居民不但能在网上注册企业、办理社保,还能享受智慧医疗、智慧交通、智慧养老等几十项“智慧服务”。
辽东湾新区,无人机在空中巡查。红海滩景区,鹰眼系统正在高空 望。上万个视频监管点位,像CT一样全程监控盘锦城乡。大数据中心与供电、空调、防雷、消防、动力监控等基础部署环境和安全服务连接。“智慧保障”,时刻守护着盘锦的平安。
“十一”旅游黄金周,市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利用手机客户端数据分析系统,对进入盘锦的客人数量、来源地、目的地、年龄性别结构以及逗留时间等进行分析,形成了“客流大数据监测分析报告”,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资料。
盘锦进入全民参与、治理智能化新境界,跨入城市管理4.0时代。
“一网皆通,一网多能,一拍就办”——“智慧民生”建设“幸福盘锦”新家园
“这可真是贴心服务送到家啊!”
1月19日,“盘锦水务”上线,成为“最省事”的缴费方式。双台子区双盛街道曙光社区的陈玉红用手机交了水费后说,“以前交水费要坐车到营业厅,如今坐在家里就能完成,真是太方便了。”
盘锦夯实“1+8”改革,网格化管理更加科学,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,治理能力快速提升,实现了“一网皆通”“一网多能”。
2017年12月19日晚8点30分,创新街道坤隆社区第二网格网格员吴秋月用移动终端发出一张照片,反映邮电17号楼3单元发生了380高伏电压突然进户,导致20多户居民家的电器不同程度烧坏。
市、兴隆台区的大屏幕和兴隆街道、锦祥社区指挥终端同时闪烁,指挥系统立即指定兴隆台区处理。晚9点,供电部门恢复了居民家用电。第二天,评估公司对烧坏电器做统一评估。第三天,赔款送到居民手中。
目前,全市有6个县区、经济区网格,57个街镇网格,511个社区(村)网格、3475个基础单元网格,四级网格实现数字化互联互通、分级响应、分层处理、快速反馈。每天,有近4000名网格员手持移动终端,守护着家园,为群众服务。
社区、村基层网格中心便民服务事项达到55项,系统对民生、环保、公共安全、城市服务、工商业活动等各种需求,都能做出智能响应,实现了服务的“零距离”。
一年来,市网格管理中心已累计处理案件80多万件,各县区、经济区受理市中心下派案件办结率达92%以上,办复率达100%。
“一网皆通”后,盘锦依托强大的“城市神经”推出了“一网多能”。
整合投诉资源,将12315等19个市民投诉号码整合为“12345政府服务热线”,24小时统一受理,实现了“一号通”。2017年12月,服务热线受理办理供热、供水、交通、物业管理、环境污染等各类市民投诉8000件,同比增加467.5%,办结率96%,办复率98%,办理及时率98%。
开发便民系统,法律援助、摩拜单车、供暖供热监控等系统建成运行,智慧社区、智慧医疗、智慧交通等惠民系统陆续投入使用,群众生活更方便。
“随手拍”上线,市民随时随地拍照反映城市建设、管理、营商环境及“四风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服务系统就会立即响应,快速办理。
城市有智慧,百姓得实惠。智慧盘锦,幸福的家园。(盘锦日报 记者 张永杰)